新闻动态

“书法状元”的水平,算不算顶级高手?超没超过沈尹默?

         发布日期:2025-04-12 17:17    点击次数:164

马叙伦先生与沈尹默先生都是我们现代书法史上的两位大伽级别的人物,而且两人都在学术界有着相当高的成就,都属于学者型的书家。朋友们都知道,书法拼到最后,拼的就是文化。而他们两位的文化修养同样都是非常深厚的,可以说是“势均力敌”吧。所以有网友建议:“既然马叙伦先生说自己是“书法状元”,何不将他的书法作品与同时代的,红透全国的大书家沈尹默先生的书法进行一次比较呢!”

说到这里,就有朋友跟着起哄,我也附合着和朋友们玩一把,下面我就开始向大家简单地将他们二位的书法成就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吧!先从马叙伦先生开始。

马叙伦,他是我们新中国成立后的首任教育部的部长,他在教育领域做出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同时,他书法上的成就也是相当高的,他还将自己封为“书法状元”。

马叙伦出生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他自幼酷爱书法,成年后对古人的碑、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以唐朝大书家褚遂良、欧阳询,以及元朝大书家赵孟頫为学习的基础,并广泛细致的临习了东晋时期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以及宋徽宗赵佶、明朝大书家董其昌等,历代名家的书法。形成了他书风明显,法度严谨的书法风格。

图片

他的楷书作品中,既融入了欧阳询的刚劲凌厉,又融入了赵孟頫的多变与灵动。这种变化丰富而又不失严谨的楷书风格,既体现了他对古法精髓的深刻理解,又展现出了这位教育部长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个人独具特色的书法风格。

他写的楷书轻盈而独特,干脆利落的转折尽显大家风彩,其字体中宫紧收,外形方正,质感十足,这种严谨而又变化丰富的风格,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了他对传统书法的深刻理解,以及将他个人的创新一览无余的展现了出来。

图片

他写的小楷字体也是非常的精妙,既有着魏晋书风,又有唐人“写经体”的端庄。一丝不荀的用笔,综合了诸家之长,“绞转”处的用笔既有圆转之处,又有方笔的迹象,其字形以方扁为主,点画非常精妙,既能前后顾盼,又能相互依赖;线条既自然流畅,又弹性十足。

他写的行书也有着强烈的“二王”风格,细心的朋友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宋徽宗“瘦金体”的神韵和巧妙融入的董其昌笔意,以及金石之气等诸多书法元素,促成了他的行书姿态饱满多姿。

图片

他的行书作品,浓淡、轻重的墨色对比突出,字体大小错落感也十分的明显,给观赏者带来了和谐之美。作品的布局上,无论是字与字间,还是行与行之间,有疏有密,留白恰到好处。

介绍完马叙伦先生后,再为朋友们介绍一下沈尹默先生。沈尹默的年龄比马叙伦年长两岁,也是一位在学术上、书法上颇有成就的大家。他的书法基础相当深厚,是一位从小就广临古人碑帖的学者型的大书家。

图片

有一次,陈独秀先生看到他书写的一幅自作诗后,评价道:“诗写的很好,但书法却略显俗骨”。从此后,沈尹默便更加努力的练习书法,并常常与于右任先生相互交流书艺。终于形成了他既含蓄内敛又粗犷张扬,气势恢宏,如行云流水般的书法风格。他与于右任先生被世人称之为书法界的“南沈北于”。

图片

台北“师大”国文研究所长林尹先生以为,沈尹默先生的书法仅在北宋大书家米芾以下。著名文物鉴定大家谢稚柳先生认为沈尹默的书法是:“数百年来,盖无人出其右者”。沈尹默先生还被评为“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

图片

文章写到这里也该告一段落了,最后再声明一下,这次比较只是网友间的一次游戏而已,决非正式比赛,所以这次比较,既不分谁是第一,也不分谁是第二,更没奖金和证书。那么,谁来当这个裁判呢!我想,就让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众网友都来当裁判吧!您觉得谁的书法风格更符合您的审美情趣,就算谁胜出吧!

图片

实况

图片

实况

图片

实况

图片

实况

图片

实况

图片

实况

图片

实况

图片

实况

图片

实况

图片

实况

图片

实况

图片

实况

图片

实况

图片

实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365免费版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Powered by365建站